当前位置:燃文文学网>其他小说>挽明>第570章 岳麓书院

第570章 岳麓书院 (1 / 4)

就任南京礼部尚书的王朝聘,在处理了文震孟遗留下来的各项事务之后,便从崇祯十一年二月开始巡视江南六府一市的教育体系。

说是江南六府一市,但实际上主要还是环太湖地区。自五胡『乱』华,中原衣冠大族渡江避难以来,吴越之地便开始成为了中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变化,环太湖平原优渥的自然条件是其一,中原衣冠大族带来的读书风气是其二。虽说自宋朝开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就成为了中国社会的共识,但是这种尊重读书人的风气,并不全是尊重知识,而是把读书人当做了官员的后备人选。

不过环太湖地区的社会风气又稍稍有些不同,这里的百姓虽然也有着这种功利心,但是他们对于读书这件事还有些不同的看法,即便是当不上官员,读点书陶冶『性』情,增广见闻也是好的。

这种崇尚教育的风气,使得这一地区的识字率远远高于了大明其他地区,而民众的思想开放程度也超过了其他地区。

读书是否能够明理这也许要两说,但是读书能够开启民智大致是不会错的了。环太湖地区的人文底蕴,即便是王朝聘也是赞叹不已的。即便是他走在街头巷尾,也偶尔能够听到市井小民说出几句颇有见地的话语。

虽说到了今日,鱼米之乡的名头已经渐渐从环太湖地区转移到了湖广行省,但是江南的这种读书风气,并不是一时一刻可以传入到湖广地区的。

崇祯元年开始的改革政策,唯一一项让江南士绅百姓没有异议的,大约就是关于教育方面的改革了。虽说江南地区此前已经存在了大量的私塾和书院,但是这里的百姓并不抵触再增加一种面对平民的学校教育。

而相比之下,内陆士绅对于不以经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倒是抵触的利害。环绕了太湖一圈,王朝聘隐约明白了,皇帝为什么想要将这些私塾和书院也一并纳入到学校体系当中去了。私塾倒也罢了,这些书院现在差不多都已经成为了失意官僚文人用以发泄不满的场所。

如果再这么纵容下去,这些书院培养出来的书生就成为了反对改革最为坚定的骨干,这显然是不利于大明的未来的。

不过王朝聘虽然不愿与人争斗,却也清楚这些江南书院同气连枝,牵一发而动全身。从江南书院进行改革,显然是有失孟浪的。作为湘湖子弟,他自然而然的便想到,不如从自己的家乡开始变革。

有了湘湖子弟的支持,书院改革的过程就顺利的多。且有了几个范例之后,再推行到其他地区,也能打消不少中间人士的顾虑。

确定了光凭自己的力量难以动摇江南士绅支持的书院之后,王朝聘便于六月前往了湖广,并于七月巡视了长沙岳麓书院。站在这座北宋祥符八年修建的书院面前,看着身边和自己交情匪浅的书院夫子们,王朝聘终于有些理解皇帝为什么会要求他先从这座书院开始着手改革了。

七月的长沙正是天气炎热的时节,但是位于湘江西岸岳麓山东面山下的书院,因为处于茂盛的森林之中,从湘江吹来的清风穿过森林后,倒是给此地带走了大量的暑气。因此王朝聘走在书院前的林中大道上,却并没有感到多少暑热。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