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燃文文学网>其他小说>挽明>第128章 论海军的教育

第128章 论海军的教育 (1 / 4)

皇帝再次在会议上强调重人而轻器的说法,让孙承宗等人终于确认了,一直以来皇帝重视军队人员素质的讲法,并不是随便说说的而已。

谈完了军队的武器配置和训练编组方式,崇祯接着对孙承宗继续说道:“朕希望军校派出几名表现出『色』的军官,同沈培一起南下参加海外的军火贸易。”

茅元仪顿时反对道:“陛下,让军官去经商,还要挑出『色』的军官,这是不是有些浪费人才了。”

朱由检摇着头说道:“朕不是要让他们去经商,而是去观察和学习战争,没有经过战争洗礼的军官,是无法成为一名真正的指挥官的。

一百次在课堂上的推演,也及不上一次真刀实枪的战争。但是不管战争规模的大小,只要是战争就会有伤亡。如果能够用别人的鲜血,来浇灌我们的军官,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几位从军中提升上来的参谋,对于皇帝的这番言论大起赞同之心,下意识的就点了点头。

而文官出身的参谋则大多皱起了眉头,不过孙承宗却意外的沉默了,他对于皇帝的这番说法,在理智上是认同的,但是在情感上却有些反感。

毕竟他是接受过正统的儒家教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思想早就融入了他的血脉之中。

崇祯这种过于讲究利益的思想,委实让他心里有些难以接受,不过他也清楚,这是培养军官最好的方式。

明军同后金的几次失败,不仅仅是损失了大量的老兵,更为重要的是,一大批富有作战经验的中下级军官的阵亡,让辽东军的军事指挥体系完全出现了断层。

这也是为什么广宁之战后,明军再也无法同后金军野战,只能提出凭坚城用大炮的战争理念。

虽然根据皇帝建议修建的陆军军官学校,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成批的培训出中下级军官来,但是这些军官究竟能不能排上用场,事实上除了皇帝之外,谁都没有信心。

正如皇帝所言,只有经过血与火的考验,大家才能知道,军校这种培养军官的模式究竟能不能成功。

在孙承宗的沉默之下,崇祯的提议并没有遭到激烈的反对。会议上决定,设立一个专门的军事观察办公室负责此事,作为编制军队条例和条令的主要撰写者茅元仪,理所当然的成为了这个办公室的主持者。

随后的深入讨论中,众人细化了派出军官的职责,熟悉和了解欧洲人对于火器的运用和作战方式,观察当地土着的作战和指挥方式,收集当地的气候、地理、资源、社会组成等一切相关的情报。

此外在崇祯的建议下,参谋部同意太医院抽调几名医生,以军队的名义,加入到军事观察组中去,了解当地的疾病状况,顺便培养治疗火器伤害的经验。

关于陆军方面的事务讨论完毕之后,孙承宗等人就先行离开了会议室,让崇祯同俞咨皋等新近提拔的水师参谋们,继续讨论海军的有关事务。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