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燃文文学网>其他小说>挽明>第541章 码头工人总工会

第541章 码头工人总工会 (1 / 4)

看到王承恩从房间内离去之后,吕琦这才向前向崇祯汇报道:“陛下,总督漕运兼管河道太监崔文升同锦衣卫百户崔应元,今日各有密折送到了。”

朱由检头也没有抬便自然的说道:“念。”

吕琦立刻从袖中的暗袋中掏出了两份奏折一一念给了崇祯听,崔文升是红丸一案的当事人,又同魏忠贤交好,再加上被天启册封为总督漕运兼管河道太监,干涉了文官的职权,因此当崇祯登基之后,崔文升受到的弹劾次数仅仅次于魏忠贤和崔呈秀两名阉党首脑。

有明一代,漕运事务先是武臣督运,接下来是设立漕运总督,出现文武兼管的局面。万历四十年,朝廷撤销了漕运总兵官一缺,从此漕运就成了文官独自管理的局面。

到了天启时代,魏忠贤同文官闹得不开心,生怕文官掐住漕运给自己出难题,于是便设置了总督漕运兼管河道太监一职,监管漕运事务。

漕运总督可以说是大明第一等的肥缺,每年漕运加上河道维护,总督府经手的资金就高达数百万两,但是漕运总督的年俸却低的吓人,从一品官担任漕运总督岁俸银仅180两(二品155两)。

是以,凡是担任漕运总督的官员,不贪污腐败是不可能的。着名的东林党人李三才,从明万历二十七年至三十九年任漕运总督长达12年之久,而他的家财被有心人统计后,高达400余万两,其中有多少出自漕运总督府的经费,也就不言而喻了。

文官们花费了上百年的时间终于赶跑了武臣,从而独立监管了漕运河道事务,对于天启派出内臣监管自己,自然是不愿意的。更何况这位总督漕运的监管太监还有一段黑历史,正好可以借来攻击。

只可惜崇祯不是不谙世事的少年,出于后世的见识,他根本不相信没有监管的漕运总督能够管理好漕运和河道事务。让一个年薪200两不到的官员去管理一年数百万两的资金,还不准许朝廷另外设置监管机构,除非此人是海瑞还差不多。

但是大明朝200多年,也就出了一个海瑞。倒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比比皆是。天启派出一名太监监管漕运和河道,这是一个很正常的措施。只不过历代皇帝派出内臣监管漕运和河道事务,都是时断时续,并不是一个常设职务。

但是对于崇祯来说,他希望把这个职务固定下来,让总督漕运兼管河道太监府成为一个常设机构。因为漕运和河道事务实在是过于重要了,在海运还没有成气候之前,漕运就是北京的命脉,一旦失去了控制,京城近百万民众和辽西、蓟州、宣大的边镇,就会遇到粮食危机。

在这种状况下,朱由检自然不会去处置崔文升,换上一个对漕运河道事务一无所知的新手。不过为了安抚那些文官们,他还是任命了颇有声名的兵部侍郎杨一鹏,替换了此前依附于魏忠贤的漕运总督。

当崇祯准备开启南北海运时,自然也就开始对漕运事务进行『摸』底调查,准备作出一定的变革,让朝廷更好的掌控这条南北经济的命脉。想要对漕运进行变革,就必须要降低漕运在大明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