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1 / 2)

公元1649年,清廷顺治帝在位,摄政王多尔衮独揽朝政,纵然天下一统,满汉矛盾却丝毫未见减缓解之势,庙堂之上仅有满臣奏事,江湖之下满洲贵族又四下圈地,汉人百姓苦不堪言,汉官又时受诬陷排挤,各地尚存反清复明之士。

副骁骑参领何安山身为汉人见此局面实难不言,非但未解困境,反将自己陷了进去,因而被贬出京,任河南宣抚使。

何安山虽然被贬,但心中并无不快,只略有一丝遗憾地带着何府夫人和小姐等一家老小到河南走马上任。早年间何安山曾与河南一个小寺庙内的一个主持和尚结交不浅,此去自然要先去拜访老友,何府夫人和小姐也跟随何安山到了清水寺,何家小姐当年就在这间寺庙里出生,名字便唤作何清清。

清水寺内和尚不多,何安山的老友也就是寺庙内的主持,是一个法号真悔的老和尚,在庙内年纪最大,他座下有一个小和尚,是他外出捡来的孩子,真悔在山间捡到他时小娃娃正被吓得嚎啕大哭,因此真悔为他取法号为无惧。

何府夫人信佛,自何安山在河南任职后,便常往清水寺内进香,时常捐赠些香火钱或是衣食等物,何清清也跟着母亲来来回回,一个大家闺秀一来二去和寺庙里的和尚竟混的很熟,日子久了,何清清与小和尚无惧私下里结下了姻缘,何清清非他不嫁,无惧也一心要为了何清清还俗,几经波折,真悔和尚与何安山最终成全了这一对佳偶。

无惧还俗之后入赘何家,因从小在寺里长大,无父无母,无名无姓,遂从何家姓,取名不弃,意为对何清清永不离弃。

次年,一喜一祸悄然而至,喜的是何家小姐诞下一女,母女平安,祸的是多尔衮之母阿巴亥的族人圈地波及到何家先人的墓地,何安山为此与费扬古贝勒结下嫌隙。何安山对此事本不以为意,不想费扬古竟耿耿于怀,借多尔衮之名下令除掉何安山一家。

是夜,何安山对突如其来的一切毫无防备,举家五十多口人全部被抓,唯有何家小姐何清清和姑爷何不弃带着何夫人和一个侍卫南逃,费扬古派人一路追赶,未曾想那侍卫竟不知何时已被敌人收买,一路透漏行藏,何不弃虽然跟随真悔和尚习得了一身武艺,但终究没什么经验,更是难抵众人力量,负伤累累。

至湖南境内,三人听闻了何家上下已被处决的消息,何夫人难堪心中悲痛,次日被何不弃与何清清发现已在他们藏身之所外面的一颗树杈上自缢身亡,何清清也备受打击,一病不起,嘱托何不弃要照顾好女儿,为何家报仇,何不弃泪眼允诺。

何不弃带着尚在襁褓中的女儿逃走,并决心替何家报仇。何不弃悄悄回到河南,本想将女儿托付至清水寺,又终觉不便,后寻到一户人家,家主崔员外是县里出了名的大善人,何不弃便求崔员外暂时收留孩子,崔员外应允。

而后,京城内便出了一件大事,费扬古贝勒府上被一夜血洗,凶手迟迟未归案,时又恰逢多尔衮逝世,顺治亲政,朝堂一片混乱,此案就此被耽搁下来,是夜后,何不弃回到崔员外府上,原本矗立在这里的大宅子竟变成一片废墟,他四下里打听得知崔员外因不肯将女儿嫁给县令的儿子而被下了大狱,崔府后来夜里起了一场大火,把一切都烧光了,崔府上的人都死光了,何不弃怒不可遏,夜里杀了县令和他儿子,从此遁走江湖,成为贪官污吏、恶霸地主人人闻风丧胆的刽子手。

返回书页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