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燃文文学网>都市言情>重返1992>第224章 减负

第224章 减负 (1 / 3)

第224章减负

1993年的深城人才大市场,在福田一家农贸市场的楼上。

当地人笑称,楼下卖肉,楼上卖人。

当时的人才市场哪怕如此简陋,仍然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前来求职。

华强路的地摊经济还有快餐业发展得很迅猛,得意于这些源源不断前来的求职者。

深城身为特区,拥有数千家的企业,带来几十万求职岗位,让这个全新的城市,焕发出别样的生机。

萧天龙开车来到人才市场,心中颇有感叹,前一世他还没有光顾过这里。

那时候的他有幸投奔了杨博文,这才免了求职的苦。

萧天龙没有直接上楼,而是顺道参观农贸市场。

这里有一家天字一号土猪肉直销摊档。

来到摊档前,摊档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当天供应的土猪肉早就销售一空。

现在的土猪肉供应,仍然采取的饥饿营销模式。

主要原因是因为运力不足,加上前几天生猪运输途中出现病死的情况,暂停了一天运送生猪,每个摊档的配额无形减少。

萧天龙来到二楼人才市场。

看见偌大的人才市场里面,挤满了求职者。

这里没有空调,显得十分闷热。

屋顶旋转的吊扇,驱散不了人才市场里涌动着的汗臭气,还有劣质护肤品的异味混杂其中,令人窒息。

这场景,确实震撼到了萧天龙。

1993年的时候,已经流行下海。

只因为财政能力远不如21世纪,体制内很多人嫌包袱太重,性价比太低,萌生离职或者停薪留职的想法。

市场经济发展初期,无穷无尽的机会在等着有才华的年轻人一展身手。

前来深城的求职者,绝大部分毕业于全国各省市的高等院校。

一些没有学历的求职者,直接前往工业区,看到招工启事,递上身份证就能面试入职。

能够前来人才市场求职的外来工,绝大部分称之为人才。

他们要么单位效益不行,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出来务工改善家里落后的经济面貌。

要么就是大学分配的时候,没有好的单位入职,只能出来拼一拼。

还有一部分是怀揣野心,不甘平庸的求职者。

大家有一个共性,家境都贫寒。

有些人甚至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晚上连五块钱一晚的硬板床也租不起,只能被蚊子叮咬,挤在天桥底下,或者是高楼大厦的屋檐下过夜。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