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燃文文学网>其他小说>攀龙化鸾>第667章 五辅臣各自的态度1

第667章 五辅臣各自的态度1 (1 / 3)

之后的事情却简单的多了。

即便金知蝉在第一次顾命大臣会议上,表现地非常强势。

但是,她们夫妇只要严格按照会议上商谈的内容行事,不贪权,不逾矩,反而会显得坦坦荡荡,给世人一种诚实守信的印象。

话说的再多,不如把事情做好,金知蝉和卜至忠一向都明白这个道理。

当然,这个消息传出之后,也有了一个非常大的副作用。

尤其是金知蝉提到的第二件大事——为刘弗陵寻找老师这件事。

消息一出,可谓是立刻牵动了几乎所有天下士人的心,哪怕他们再如何淡泊名利,可帝师之名却不是开玩笑,一旦汉昭帝以后真成了明君,他们这些当过帝师的人,自然也会跟着一起青史留名。

这一点,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战国初年的魏文侯,他拜的三位师傅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都因为魏文侯而名传千古。

于是,在第一次顾命大臣会议结束的当天下午,儒家的人自然先一步要找霍光,五顾命大臣当中,也就只有他一个人对于各学派还没有太明显的倾向性,即便他是兵学院出身,但是,当初霍去病将他带回长安城之后,家中也曾延请过名儒为师。

至于桑弘羊,他本是商人出身,再加上他担任大司农时期,创新和实施的一系列和经济有关的改革措施,因为这两个缘故,天下的儒生一向都鄙薄其为人。

而金知蝉一系的可谓之杂家,他们都与金知蝉本人一样,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杂糅了道家、法家、兵家和农家中部分思想和学说,甚至,还包括了部分商家的。因此,天下儒生都非常敌视金知蝉和所有的金系官员。

这就是金知蝉一系和桑弘羊一系的差别。

桑弘羊一系人数少,在地方上的影响和民间的方向远不如金系官员,而他们的富国理论,也只能一时富国,因人成事。若是在实施这些政策的时候,换一个君王和新政的实施者,新政必然就会变成另外一个模样。结果也肯定达不到汉武帝和桑弘羊这对组合的效果,甚至到最后,变成了扰民害民之策。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后世大宋朝的宋神宗和王安石。

与其说王安石变法是一种社会改良,倒还不如说,王安石本人和他实施的那些变法只是宋神宗用来为其聚敛钱财、稳固皇权的工具而已。在这方面,宋神宗这个做父亲的所作所为却远远不及他的儿子宋哲宗赵煦决心和魄力,而王安石的意志也远比不上他的继任者蔡确和章惇坚定。

而与此同时,大部分道、法、农、兵家学者都求到了卜府的门上,而少部分则来到木栋这里。相反,金日磾和桑弘羊那里却是无人问津。

这里面的原因也很是简单,说到底,在别人的眼中,金日磾本人还是匈奴人,他始终是个蛮夷,而桑弘羊是商人出身,其他学派的人根本瞧不上他。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