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1 / 3)

李天养舒心畅气,少了几分对于大明的敬畏,说他就此有些骄傲自满了也不为过。

李天养面前,大众心向大明的文人面色难看,欲言又被李天养无形中所散发出来的沉重气势所震慑,无人出声。

“门主此言振聋发聩,吾等书生敬佩不已,然则我大明纵有万般不是,但也是我华夏根基所在,哪有儿女因为父母知错而怪罪与他的道理,吾等大可诚心上柬,倾力劝勉改正而已。”

突然出言之人,是老成持重的唐凤华,在旁人惊忧于当前形势,李天养的威势之时,他却如视若无睹,在冷场时当先发言。

“而观门主所行所言,似乎想要独立于大明之外,视我大明数百年国诞如无物,甚是令人悲痛!”

“大人也是在我大明出生的,受过我朝朱氏恩惠,缘何到了现在却恩将仇报呢?”

这是华夏儒家文化无数年来所种下的根深蒂固的思维,即便是这些开拓了眼界的文人,也少有能够脱离这些禁锢的。

“生我养我者,父母也!”

“什么时候这朱氏皇朝的人也成为了我们的恩人了。在我们饱受海寇肆掠的时候,官府的人在催收我们的税收;在我们经历天灾之时,皇城中那些王公们在觊觎着我们等地产。”

“我们现在在大员岛上所行所举,皆是我们辛辛苦苦奋斗所得,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在座诸位觉得,有哪样是大明朝所赋予我们的。”

“我们洪门归驸大明,虽然表面上获得了不少便利,看似掌控了澎湖水师,但是实际上我们洪门付出更多,为大明清扫了无数的海寇,维护了明朝海疆的和平。”

“东倭萨摩番入侵大明属国琉球,是我们洪堂舰队的将士们不惜牺牲,为琉球王国带来了和平,为大明王朝保存了尊严。”

有人在这个时候触李天养的眉头,获得的自然是李天养噼里啪啦的一番反驳,让唐凤华都有些招架不住。

此时的李天养,颇有一番舌战群雄的味道。

将这些长期逗留在洪门大员岛上的文人聚在一起,李天养不敢说是寄希望于说服对方认同己方的作为,但也是希望能够通过他们,给儒家文化注入新生的事物,让华夏文化之本继续成为炎黄子孙之根。

后世自建国之后,华夏大地因为外来文化等入侵,百姓们对于自己的文化渐渐摒弃,而去学习外来文化的舶来品,最终使得华夏本土很多优良传统都被抛弃遗忘了,进而出现了各种各样让人心寒的事情举动。

儒家思想虽然有其腐朽僵化之处,但是它根深于华夏炎黄子孙的血脉之中,代代流传,最是契合炎黄子孙们的心思,就算洪门在倡导新思想新制度,夜从来没有想过会完摒弃儒家文化。

但是在对儒家思想的改造过程当中,作为从小就耳濡目染笨港学堂各种各样知识西洋文化科学,李天养记忆当中的后世知识,乃至东倭琉球这些王国当中优秀的知识文化,还有华夏本身的文化。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